5月3日上午11点,雅安名山区蒙顶山上,一家茶叶加工厂老板廖荣富孤坐在茶叶加工机间饮茶,周围的机器上已经落上了灰尘。地震后,他的加工厂一直处于半停产状态。他的遭遇,是名山21万茶农的缩影。
名山是全国第二大茶叶基地,90%的农民以种茶为生,种茶面积达30.25万亩。去年总产量4.63万吨。今年2月开始,这里连续遭遇了霜冻和数十年不遇的干旱,1-5月份减产1万吨。14天前又遇地震,已加工的250万斤夏茶成品茶滞销。
采茶难:5万外地采茶人返乡了
5月3日上午10点,在名山区蒙顶山山顶处,50岁的施永莲和两位亲戚正在面积20亩的茶园中摘茶叶。这几天,正是名山“夏茶”采摘的高峰期。三位采茶人的平均年龄已过55岁,一天的劳作只能采摘不到1亩的茶叶。
这样的采茶进度,还赶不上往年的一半。施永莲说,茶叶采得慢就意味着面临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她的茶地里都要雇5个精壮的职业采茶人。而今年地震后,任凭她如何努力,都很难找到采茶人了。
昨日下午,名山区茶叶局向记者提供了一组统计数据:地震之后,名山5万名外地采茶人全部返乡,30万亩茶园的夏茶无人采摘,让名山茶农遭遇了难以想象的困局。像施永莲家这样男女老幼全部进茶园采茶,已经是普遍现象。截至5月3日,名山区的茶叶今年已经减产了1万吨,超过了去年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产茶难:5个月内遭遇“霜旱震”天灾
今年正月初十,名山平坝区域的9万亩茶园遭遇了霜冻灾害。茶芽减产一半,新芽的生长也受到了影响。茶农们都期盼着“明前茶”能挽回损失。
在蒙顶山甘露坊茶叶销售点卖茶的文丽,家中经营着30亩茶园。她在日历上清楚地标记了从2月1日到4月5日清明之间下雨的日子。“只有8天。”文丽说,往年这段时间,她的茶园可以遇到40个下雨天,能采40次茶。
今年,名山区的旱情数十年未遇。雨城雅安的天空难见雨滴落下。农业人口平均收入在三个月内降低了840元,相当于全年收入的十分之一。
卖茶难:茶叶经销商 你快回来
4月19日,地震前一天,名山区各大茶叶鲜叶交易市场人声鼎沸。这一天,黑竹镇市场单价96元的单芽鲜茶卖了5千公斤。茶商骆家勇当时正在为浙江经销商准备第二天的茶叶。“第二天就地震了,名山的全部交易市场关了3天。”骆家勇第二天再联系浙江经销商时,对方已经回老家去了。
从20日地震开始到23日名山各大茶叶交易市场重新开业,在名山的500名外地茶叶经销商流失,销量平均下降三成,单价也下降了三成。名山茶叶局局长阳永翔透露,截至5月3日,地震前采摘的夏茶成品茶“毛峰”已经积压了250万斤。
阳永翔说:“往年这个时候,茶厂的仓库里几乎看不到存茶了。而今年,几乎所有大型茶厂的冷库,全被茶叶塞满了。”
记者手记:名山依然美丽 茶商们快回来
阳永翔是从名山万古乡走出的一名干部。在他的印象中,镇上2万亩地,种了1万9千亩茶叶。
这位从茶乡走出的茶叶局长说,想让名山的茶卖出去,至少有两件事要办:第一,证明名山还能卖茶。现在名山1000多家茶厂中有900多家恢复了生产,这说明我们已全面复产。第二,要让大家知道名山是安全的。名山政府已经开展了全区范围的房屋安全评估,评估会在本月20日之前完成,“评估结果一出来,我们马上就会公布,同时开始大规模重建加固房屋。只要茶商和采茶人回来了,我们就能摆脱困境了。”阳永翔说,名山的茶叶产业想要恢复震前的水平,至少还要花上一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