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外求购 世界品牌 低农残茶叶
茶叶资讯 商务服务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123知道 会员中心
小茶叶大经济 松阳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效益突显
2013-10-12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金秋十月,循着悠悠茶香,走进地处浙西南一隅的茶乡松阳,只见一幅茶乡美景在眼前徐徐展现:连绵起伏的茶园中,挥动着手指、埋首于碧绿茶叶间的茶农们忙碌地工作着,蜿蜒的小道上,骑行的游客、写生的画家则用眼、手悠闲地感受、记录着茶园心旷神怡的美景……
    从最早的种植、加工、销售茶产品,到开发医药保健、食品、日用化工、养殖等吃茶和用茶领域,再到如今依托茶园,融入文化、旅游等元素销售“茶休闲生态产品”,一、二、三产联动,色色俱全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效益在松阳日益显现。
    与此同时,一支“走全国、种全国、卖全国”茶产业创业大军的培育成长,在为松阳打造茶产业总部经济奠定基础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了茶产业的集聚效应,辐射了松阳周边县市(区)以及全国各产茶大省的100余万亩茶园,惠及四面八方十余省份的茶农增收致富。

    十万“常规军”育名茶
    11.56万亩茶园,良种率达94.8%,位居全省首位。
    在近十万种植大军的辛勤劳作下,银猴、白叶1号、龙井43、迎霜、嘉茗1号、浙农139、中茶108……等适宜加工成红茶、绿茶、黑茶等茶类的国家级良种先后在松阳落地生根,品种多而全。
    早在茶产业发展初期,松阳就注重茶叶的品质,通过一系列的政策、科技扶持,激发农民种植良种茶的积极性。自2001年以来,良种茶园面积以每年8000亩的幅度递增,至2013年已达到10.96万亩,占全县茶叶面积11.56万亩的94.8%,“良种茶之乡”荣誉名符其实。
    良种还需良法配。在实现了良种规模化种植的基础上,松阳借助得天独厚的种茶环境,加强对茶叶生态种植技术的研究,并围绕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的目标,先后制订颁布《松阳银猴茶》地方农业标准和《地理标志产品松阳茶》省级地方标准,大力推行无公害有机茶种植模式。
    ——在全县重点产茶乡镇建立“松阳银猴”标准化绿色农资专卖部,加大对农资的源头监管,保证茶叶的质量;
    ——对全县所有茶园开展土样测试,掌握土壤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大力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全县有7.1万亩茶园加入到合作社,实行统防统治,同时综合采取生物、物理防治技术降低茶叶种植环节农药残留。
    目前,全县茶叶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已达9万多亩,通过无公害以上认证的茶园基地达6.1万亩,其中全县已获有机茶认证面积达0.35万亩。种类齐全的品种、良好的品质以及生态的种植模式,为做大做强松阳茶产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2012年,全县10.9万亩可采摘茶园亩均产值约8367元,茶园亩均效益领跑浙江。

    万余“机械兵”巧做茶
    市场需要什么就加工什么。这是“松阳茶师”占领市场的制胜法宝。
    从绿茶到红茶、黑茶,从螺形茶到直条茶、针形茶,然后到速溶茶粉……无一不是根据市场需求在不断地转变。
    新兴镇上安村的刘伟明原来是加工绿茶的好手,自从了解到市场上红茶加工需求量较大的商机后,他就自费跑到福建去学习,回来后经常与其他红茶加工户们相互切磋技术。如今成了红、绿茶加工的“双能手”。
    浙江振通宏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正荣开发了速溶茶粉产品,实现了茶叶从单纯的“喝”到“用”的转变,在抢占市场先机的同时也掀开松阳茶产业的崭新一页。今年,根据市场需求,企业又上马了功能性速溶茶项目和茶叶小包装加工项目,进一步拓宽茶叶深加工领域市场。
    这些企业的发展变化,正是松阳茶叶加工行业逐步实现由粗散向精深转型的缩影。在这期间松阳积极实施强龙兴农战略,通过实施初制茶厂优化改造工程,扶持规模型的茶叶加工企业技改提升,引导茶叶集聚加工,启动“茶叶初精深加工园区”建设等措施,提高茶叶加工水平和质量,促进企业走规模发展之路。
    目前,松阳已培育市级茶叶龙头企业11家,省级骨干茶叶龙头企业3家,省级标准化示范茶厂5家;有5家茶叶生产企业分别通过了ISO9001和ISO14001认证。其中浙江振通宏茶业有限公司2008年开始建设,次年跻身“2009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2012年在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排位31位。据初步统计,目前松阳茶叶深加工年产值已突破2亿元,而发展潜力仍十分巨大。

    千余“营销员”拓市场
    要将茶产业链中的“吨”换成“元”,除了依托松阳的浙南茶叶市场集散功能,还有在市场上以及那些走南闯北的茶商们。
    新兴镇横溪村的孟文化是松阳较为典型的卖茶人之一。早在1994年,他从种茶起步,经过不断摸索成为全县较早一批获得松阳茶师资格的炒茶人,到现在,他已成为一名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茶商。如今,他不仅有自己的茶叶加工厂,而且还在浙南茶叶市场里有自己的商铺,在全国各地还有一批较为固定的客户。(本稿来源:西湖龙井资讯平台)
    松阳的许多茶叶都是通过他这样的卖茶人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据统计,到目前,松阳已云集全国20多个省市的4000多名外地茶商,其中有500多名为松阳本地人,他们大部分都是从茶农或者制茶人“转型升级”而来的。
    此外,依托浙南茶叶市场的交易交流,以及参与县里组织的“松阳茶师”培训班,不少“松阳茶师”凭借着一技之长,前往四川、湖南、贵州、湖北、福建等产茶省,建基地、加工产品,然后运回浙南茶叶市场销售,形成了良性的生产、加工、销售循环。不少企业相继发展壮大成为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他们在带动这些省市茶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松阳茶产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
    据统计,去年松阳浙南茶叶市场实现茶叶交易量6.78万吨,交易额34.39亿元,交易量和交易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省之首。其中,外出茶师回乡销售的茶叶总量,占浙南茶叶市场销售额的近四成。
    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松阳人走出去,到全国各地生产茶叶、卖茶叶赚大钱,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是全国各地有一定规模的绿茶专业市场,一定就能见到松阳人的身影。在外生产,回乡销售,背靠全国最大的绿茶产地市场——浙南茶叶市场,松阳茶叶总部经济初露端倪。

    数十“同盟军”做足茶文章
    在松阳的茶产业进程中,产业的分工细化,衍生出与“茶”有关的各类小行业,并日趋完善专业化。
    要想种好茶,必须茶苗好。新兴镇下源口村的村民们率先捕捉到了商机,开始扦插茶苗,专做茶苗生意。该村也成为茶苗销售专业村,去年产值达800万元。像下源口村民一样,不少茶农转型成为茶苗商,造就了一支专门做茶苗生意的营销队伍。近年来,松阳每年繁育良种超过1亿株,不仅满足本地的需求,而且还调往省内外市场。
    质量是产业的生命。茶叶统防统治植保员应运而生。目前全县107家服务组织,负责7.1万余亩茶叶的病虫害统防统治,通过推广应用信息素、生物农药以及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等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有效地防范了茶叶农药残留,2012年松阳共检测579个茶样,合格率达99.83%。同时这些绿色防控技术的使用,还让茶叶亩节约农药成本111.5元,增加产值1779.2元。
    此外,销售各类加工机械的茶机商,专门负责茶园修剪的茶园“理发师”,茶叶代购商、采茶工中介等等细化出来的涉茶行业,随着茶产业的发展纷纷焕发出勃勃生机。
    当去年“全价利用,跨界开发”理念被茶业界广泛引用的时候,松阳的茶产业已经开始探索茶叶深加工领域,依托现有资源,做活茶叶综合利用文章。目前主要涉及茶提取物、含茶食品、茶保健品、茶叶籽油以及茶文化、茶旅游等领域,主要产品有速溶茶粉、茶多酚片、茶宁片、茶爽、茶叶籽油、茶叶年糕、茶叶香肠、茶叶熏腿等茶叶保健品食品,以及茶香猪、茶乡骑行等衍生产品。
    在2012年国际(杭州)茶资源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暨产品展示会上,松阳参展的4个产品分别获得了“科技奖”、“创新奖”。其中速溶茶粉、茶叶香肠为科技奖,茶叶年糕、茶叶熏腿为创新奖。
    如今,从一产走向三产成了松阳多个乡镇的新战略。修绿道、建凉亭、表演各种茶文化节目,成了松阳田间地头一道新风景。去年7月,新兴镇率先在1.2万余亩的生态茶园中建起长达10多公里的绿色廊道,开发“陆上慢骑行游赏”旅游项目,在连绵起伏的“茶海”中快意骑行,吸引了不少旅客前往休闲健身。4月,钱江晚报在举办每年一次的体育庙会活动时,将大木山骑行茶园选入了全省8条“4+2”骑游的美丽浙江线路中。
    突破茶叶从传统的饮用功能到吃茶、用茶和休闲等领域拓展,松阳茶叶被赋予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松阳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效益的凸显,使得松阳在繁荣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同时,还收获了“中国绿茶集散地”、“中国绿茶第一市”、“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绿茶价格指数发布地”、“全国重点茶叶市场”、“农业部定点市场”等众多国字号“金名片”。松阳茶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产业主打品牌“松阳银猴”更是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二十强”之列和“中国最具经营力品牌”,品牌价值达14.99亿元,松阳银猴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浙江省著名商标,荣获“中华文化名茶”称号……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