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茶产业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推动下,充分利用生态良好、环境适宜、劳动力充沛等最大的比较优势,经过六年多的艰苦努力,集中使用各种配套政策,全面调动基层和茶农的生产积极性,茶园面积已从2006年的102万亩,发展到2013年的550万亩,达到一定加工、销售规模的企业超过1056家,综合产值已达150亿元以上。贵州绿茶在外影响力逐年扩大,茶产业必将成为广大农村脱贫奔小康的支柱产业的观念在全省上下达成广泛共识,各地加工配套建设如火如荼,金融支持正在聚集,产业人才能力得到提升,茶业三产走向繁荣。伴随着新建茶园逐步投产,效益将逐年显现,茶行业自身已处于提速期,对整个经济的贡献率将逐年提升。
在看到成绩,充满希望的同时,必须对产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正面面对、详加分析,特别是作为指挥机关,更应该超前谋划,未雨绸缪,把定位弄得准确,把方向指导正确,把涉及全局的重点工作解决好。在现阶段,有如下一些问题应该详加思考研究:
(一)规模和进度。从全球的有关数据看,茶园总面积从2006年4300万亩上升至2011年6000万亩,增幅约为39.5%;产量从2006年352.34万吨上升到2011年421.71万吨,增幅约为19.8%。亚洲约占90%,非洲8%,其他约占2%。中国长期居首,2011年种植面积2955万亩,147.5万吨。其次为印度、斯里兰卡。其中,印度885万亩,98万吨。斯里兰卡270万亩,产量29.5万吨。从国内看,产值增长较快的省份有浙江、江苏、安徽、福建。但从绿茶的发展趋势看,规模增长主要来自于贵州。再从消费市场增速分析,贵州省最终规模定在700万亩左右应该是适宜的,但进度的分布可能各有观点:是抓住形势快速推进,形成规模好呢?还是稳扎稳打,将指导计划分解到2020年前?这其中主要是尽快达成规模,还是以产能形成、市场开拓与规模匹配的路径选择问题。
(二)产品定位。按照国家关于茶叶产区分区指导意见,贵州居于长江中上游绿茶产区,但根据市场最新动态,红茶销售方兴未艾,成长快速,而贵州无论是绿茶、红茶或乌龙茶,其产品质量均有一定优势,但是否应该齐头并进、全面发展很值得探讨。从全国茶区看,经过几十乃至上百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各省的标志性茶产品,比如福建铁观音、西湖龙井、云南普洱等等,如果要主攻红茶,则必须要与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展开激烈竞争。再反观贵州省的现状,春茶(主要是独芽)产量占全年的四成,而产值却占了七成,这也是一种畸形,一是贵州人追逐独芽,而省外市场窄小;二是价格偏高,难有竞争优势;三是夏、秋茶利用率太低。综合分析,笔者认为,贵州应坚持绿茶的主导方向,辅之以红茶等茶品;在绿茶中下决心解决夏、秋茶加工、销售问题,提高利用率;从发挥后发优势,抢占市场先机角度,果断确定有机茶目标。综合起来,应该把有机大宗绿茶作为贵州茶叶的发展定位,引导全省上下围绕此目标共同努力,从而在全国茶区中迅速找准位置,为下步的市场开拓打下坚实基础。
(三)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激素使用已成为当今农产品共同的敌人,在信息传递十分快捷的今天,一个事件足以灭掉一个品牌,乃至整个产业。在茶产业上,生产区域十分广泛,参与者人力众多,素质参差不齐;综合环节多而复杂,如何确保贵州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就是维护贵州茶叶的生命线。其主要措施有:一是在源头上“打”。在农资销售店全面取缔高毒性、高残留农药以及催芽素等,违规的从严打击;二是在渠道里“引”。在产茶区扶持建设茶叶专用农资销售网络,既能确保肥效等质量,又便于出了问题追究责任;三是在基层处“管”。加强宣传,依靠村、组组织专业合作社等,特别是群众之间共同监督,共同维护区域的“净化”,共同采用无公害、乃至有机生产措施,建立起区域质量信誉。
(四)资金瓶颈。在群众认可的地方,资金投放的力度决定着产业发展的速度。以现时的物价情况,大户、企业种茶,每亩五年共计约需资金5000元计,70万亩共需35亿,以其中20%需政府提供种苗、物资奖励计算,每年全省需硬投入7亿元以上;以一个投资200万元的企业平均覆盖3——5千亩计算,每年需新增200家,新增投入4亿元以上,加上流动资金贷款约需40亿元(正安县测算,2013年共需流动资金贷款1.5亿元以上),从今年开始,全省每年需要项目资金、财政支持、金融贷款共计80亿元以上,到2020年,以投产400万亩计,仅流动资金需200亿元以上。基层的症结是:因茶叶周期长、风险较高,商业银行受省级管理,难以发放茶行业贷款,而县级主要依托的农村信用联社,因受规模限制,大笔贷款(如超过1千万元)难以解决,同时,茶业企业多为新办企业,贷款担保难以落实。是否考虑可由省级财政安排资本金,成立一个担保公司,专门为茶业贷款提供担保;同时,省委、省政府应在现有政策基础上,要求发改、财政、交通、水利等部门优先安排建设茶区公路、茶园水利,各部门项目主动围绕配套茶产业进行,从根本上解决茶产业投入不足的问题,促进尽快成园,尽早见效。
(五)品牌建设。茶叶是高商品率的产品,商品的外在区分就靠商标,商标的所有者属于企业或政府,而品牌的概念在于消费者认同。每个产茶大省都有知名品牌作为他们的领头军,例如信阳毛尖、四川竹叶青、西湖龙井等等,比较贵州省的“贵州绿茶,秀甲天下”宣传了地域和茶类概念,还必须经历向茶叶商标宣传的阶段过渡。那么,贵州既有的商标能否承载几百万亩茶园的产销重任呢?除了历史包袱难以化解以外,如果宣传遵义,都匀毛尖有意见,如果主推梵净翠芽,则黔西南难以认同,更何况一些老商标,只有我们政府希望守住品牌,实际上因为多年来因其产品良莠不齐,好坏不辩,多数消费者早已将其品牌价值稀释掉了;那依靠市场竞争,能否最后自然实现品牌整合呢?一是现有的单个企业的实力难以企及,二是需要较长时段,而贵州省的茶叶市场开拓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再来分析国品黔茶模式,它占有一些政府资源,也有自己的基地,但其本质走的是天福
茗茶这样的销售渠道之路,但天福成功依靠的是台湾高山茶的主打理念支撑,而国品黔茶的核心诉求是什么,是否可以说是茶类齐全呢?这又回归到全省茶叶产品的核心定位问题。
为此,笔者建议:
(一)解决资金需求矛盾。纵观继往的金融政策,当放松的时候,因周期长,利润较低,面对千家万户等原因,农业受益最慢,当收紧的时候,农业又遭遇一刀切,贷款规模最先被砍。为此特建议:一是省政府金融办应与金融部门,特别是省级商业银行,明确每年必须发放茶叶贷款多少额度,从而减少县级协调难度。二是省级财政注资,单独成立茶叶信贷担保公司,统一实施担保,实施时由县级人民政府审核并提出名单,出现风险时省、县各承担50%,同时可考虑予以适当贴息,从而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二)新注册茶叶商标。根据前述分析,可以考虑结合贵州茶叶的核心定位,围绕有机大宗绿茶理念,在广泛征求各地意见的基础上,确立能代表贵州的一至两个茶叶商标,以省茶叶协会申请注册,所有权归省人民政府,经授权后才能使用。这样既可以规避前述矛盾,更重要的是可以集中省级资金强势宣传,在短时间内打响品牌,从而引领全省茶叶冲击国内市场,打开一片新天地。
(三)成立茶叶企业集团,着手市场开拓。当今阶段,全国茶叶产业集中在规模的竞争,但是,新的阶段,或在几年后,必将进入市场的竞争。贵州茶叶应该避免出现象贵州的酒(除茅台外)在省外市场占有率不高这样的现象,学习竹叶青茶叶这样成功的运作方法。毕竟要卖得出去,企业才会开足马力组织生产,要赚得到钱,才能团结所有的人从事茶产业。省农委在茶产业中作了大量工作,成绩斐然,但受职能限制,无法直接开展企业经营活动,参与市场开拓和竞争。建议借鉴正安白茶的运作模式,由省级成立国有公司,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授权经营省级茶叶商标,组织参股或合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代管省级地方标准,牵头组织全省茶叶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开拓、占领。只有这样,才能超越传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完善,也才能从根本上长期确保茶产业良性发展。 (作者系正安县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