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3日,农业部下发《关于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稳定茶园面积的同时,加强老茶园改造,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四川省提出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意见。
该技术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和相关单位自2008年开始历时5年试验研究的一项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的环境生态友好型技术措施,是从茶园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及茶树病虫害发生特点,因地制宜采用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科学使用药剂防治,将茶园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范围内,同时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和茶园生态安全。
该技术已在四川省乐山、雅安两市及蒲江、邛崃等市、县进行了生产性示范,取得了很好的防虫控病效果,化学农药用量大幅下降,农残污染显著降低,天敌数量得到大幅提高,茶园生态得到很大改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为此,笔者特提出《四川省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建议在全省茶树产区全面推广使用。其主要技术措施是:
一、实施生态调控技术
针对目前茶园生态单一的现状,按照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从病虫害、天敌、茶树及其他生物和周围环境整体出发,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相互关系,创造稳定平衡的茶园生态系统,通过茶园生态系统中各物种的相互制约,以达到相对平衡,防止个别病虫害的爆发为害。保护利用生物多样性,可以通过以下的栽培模式来实现。
1.茶---林复合型 在茶园内及周围合理种植一定数量桂花、紫荆等景观树或松树等林木。
2.茶---药复合型 在茶园内合理种植一定数量中药材,如杜仲、黄柏、银杏等。但不能施药,所以最好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
3.茶---草复合型 在幼龄茶园种绿肥或饲料,茶园周边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或种植蜜源植物,可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给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增强自然调控能力。
茶园植树每隔2~3行种1行。以茶园遮荫度30%~40%为宜,一般亩植树15~20株。茶园实施生物多样性控制措施,能有效调节茶园温湿度及营造良好的茶园生态环境,保护天敌,减少化学防治,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农收益。
二、实施农业防治
1.大力推广较抗病虫害的名优茶,如中茶302、中茶108、名山131、名山311等角质层较厚的品种,以增强茶树抗病虫能力。
2.及时采摘和修剪,减少虫口密度和病源基数,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为害程度。
3.春、秋及时除草,减少杂草的桥梁寄主作用,干扰病虫害发生的小气候环境;冬季清园,集中销毁茶园内枯枝落叶和病虫残体,减少越冬病虫基数。
4.平衡施肥。通过测土配方、增施有机肥等技术进行合理施肥,能够增强茶树树势,从而增强其对多种病虫害的抗性,减轻刺吸式口器害虫和蚧类、螨类的发生。
三、实施物理防治技术
1.灯光诱杀 利用茶园内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等害虫的趋光性,安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每40~50亩安装1盏杀虫灯,灯离地面1.5~2米左右。开灯时间从5月病虫危害起至9月底,每晚8点至凌晨2点。
2.色诱技术 利用茶园内害虫的趋色性进行诱杀。使用黄板、蓝板(绿板)在黑剌粉虱、小绿叶蝉、蚜虫(有翅蚜)及其它趋色性害虫发生高峰期诱杀,每亩均匀插挂20块,黄板高出茶树树冠30厘米。
四、实施生物防治技术
1.利用自然天敌 据统计,茶树害虫天敌包括捕食性昆虫、蜘蛛类天敌300余种,通过生物多样性有目的地增加茶园内蜘蛛、寄生蜂、寄生蝇、捕食螨、瓢虫等自然天敌的数量,有效控制茶园害虫的为害。
2.信息激素防治技术 一是利用性诱剂诱杀茶毛虫、茶尺蠖和小绿叶蝉成虫;二是应用黑刺粉虱信息素诱捕黑刺粉虱成虫。
3.以蟎治蟎技术 每亩人工投放胡瓜钝须螨等捕食蟎3万头,通过人为增加茶园捕食螨数量来控制害螨。每行茶挂胡瓜钝须螨1袋,先挂一边,3~5天后移挂另一边。注意在茶蓬间种植杂草等植物,可有利于捕食蟎迁徙、避暑等。
五、科学使用农药
1.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或低毒、低残留农药 如印楝素、鱼藤酮、苦参碱、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天然除虫菊素、粉虱真菌制剂等生物制剂;或帕力特、联苯菊酯、吡虫 啉、莫比朗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与绿颖等矿物油、增效剂、农药残留降解剂配合使用。
2.对症下药和交替轮换用药 农药的种类不同,防治的范围和对象也不同,要对症下药。要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不同类型的农药,避免长时间单一使用同一类的农药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
3.严格按安全间隔期用药 绿色防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农药残留超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使用农药一定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杜绝农药残留超标现象。
六、推广养鹅除草、黑膜覆盖除草技术
在新建茶园可以采用养鹅除草,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防除杂草,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肥,同时还可增加茶农收入;黑膜覆盖不仅控制杂草生长,而且保肥、保土、保湿,有利于幼苗生长。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毛建辉 王云 李春华、四川省农业厅植物保护站 沈丽、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段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