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松阳县新兴镇下源口村的陈庆松卖完茶青后,拿出一个记账本仔细算了笔账:他们家今年有2亩白茶可采摘,尽管现在距离茶叶生产季节结束还有3个多月,但一亩茶园已有8500多元的净利润。
“2012年,我县10.9万亩可采摘茶园亩均产值约8367元。虽然今年茶叶销售不如往年,但预计大部分农户家茶园亩产值可超万元。”县茶办主任刘林敏说,“身为欠发达山区,松阳县茶叶卖出了高附加值,亩产值‘领跑’全省!”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根据去年的统计数据,在全省76个产茶县(市、区)中,松阳县茶叶一产总产值达9.12亿元,高居全省第二位。亩均产值位居全省第六位,是全省茶叶平均亩产值的1.8倍。而在十年前,松阳县茶叶的亩均产值仅为3800元。
十年来,松阳县一方面大力打响“松阳银猴”品牌,其品牌价值从2009年的8.4亿元直线提升到2013年的14.99亿元。另一方面,松阳县在全县推开无公害有机茶种植模式,提高茶叶品质,全面推行茶叶绿色防控技术,确保茶叶安全。此外,近年来,松阳县全力加强茶叶市场建设。如今,浙南茶叶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茶产地市场、中国绿茶价格指数发布市场,被命名为“中国绿茶第一市”。每到春茶上市时节,为了卖出“最好的价钱”,越来越多的全国各地茶叶选择“乘飞机”赶松阳早市。
生态品质、品牌效应,再加上生机勃勃的茶叶市场,三管齐下,松阳县茶叶这才实现了高效益,实现了亩产值十年增长2.2倍。
现在,松阳县茶叶产值有望进一步大幅提升。随着多家茶叶精深加工企业在松阳聚集,松阳县茶叶逐步实现了从“单纯喝”到“可以吃”、“可以用”的转变,就连茶叶废弃物——以前没人要的香茶茶末也得到了有效利用,现在收购价都在每公斤12元左右。
随着茶产业富民效果越来越大,全县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民在种茶中致富奔小康。20年前,新兴乡下源口村叶樟华还是一位远近闻名的特困户,其女儿10个月大时花费的住院治疗费3万多元,一家人用了整整13年才还清。1996年,叶樟华到亲戚家借了600元钱,种上了1亩多银猴3号茶。两年后,一家人吃饭不用发愁了。后来,叶樟华扩大种植、培育茶苗,到了2008年,叶樟华一家盖起了三层楼小洋房,成为全村最早住上新房的21户之一。
如今,“绿茶第一县”的茶师们又开始走出松阳,学习红茶加工技术,探索出符合松阳县当地品种的红茶加工路子,产品俏销山东青岛等地,进一步增加了茶叶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