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外求购 世界品牌 低农残茶叶
茶叶资讯 商务服务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123知道 会员中心
浙江省农业厅首席茶叶专家毛祖法:让浙产茶叶更香更醇
2013-10-12        来源:>农村信息报

     原题:让浙产茶叶更香更醇--记省农业厅茶叶领域首席专家毛祖法
    毛祖法,浙江省农业厅茶叶领域首席专家,同时他还是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兼职教授,曾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评为全国农业引智先进工作者、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今年由于采茶工短缺,让许多茶农很受伤,眼睁睁看着茶叶疯长。但拥有9000多亩茶园的建德市千岛银珍农业开发公司却应对自如,因为他们使用了采茶机。公司负责人说:“一台采茶机每小时可采收青叶300公斤,采一天抵得过50个小工,大大缓解了我们采茶工短缺的难题。”如今,机械化采茶已成为浙江省大宗茶采收的重要手段,而这要归功于一位在茶叶领域奋斗了32年的专家——浙江省农业厅茶叶领域首席专家毛祖法,正是在他的牵头努力下,改变了我国千百年来用双手采茶的传统。

    机械化采茶使采茶工效提高13.4倍
    走进毛祖法的办公室,到处是有关茶叶的资料和书籍,作为省农业厅茶叶领域的首席专家,毛祖法对于浙江省茶产业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在毛祖法的个人简历里,记者看到他完成省、部科研成果11项,其中主持完成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和部农业丰收一二等奖各1项,编著出版茶叶科技著作13部,起草制订国家、部、省农业标准12个……而其中,最    值得说道的是主持开发机械化采茶、开发推广名优茶,主持茶厂优化改造和推广无性系良种等几件事。
近年来,浙江省茶叶“采工荒”愈演愈烈,用工高峰时采摘劳力缺口在50万名以上。同时,名优茶采摘成本高,采茶工短缺已成为制约名优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毛祖法就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了。“1987年我到日本进修,发现他们那里茶叶采收全部采用机械化,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也使茶叶采收成本降低了不少。”毛祖法联想到浙江省茶叶的现状,不由得动起了要在全省推广机械化采茶的念头。说干就干,当时,他申请进口了200台采茶机。茶机是进口来了,但操作茶机的人员又该到哪里去找呢?1988年他正式开始搞机采课题,在余杭、诸暨、新昌等地进行机采试验,边试验边总结技术和经验。与此同时,毛祖法又马不停蹄地办起了机械采茶培训班,自己编教材,自己当老师。从1989年开始,毛祖法主持了有农业部、浙、苏、湘、闽、皖、粤和中茶所等11个单位参加的全国机械化采茶技术研究与推广课题,牵头研究制定了《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全国农业行业标准,开发了4大系列8个机型33个品种的国产采茶机械,培训了8000多人的机采技术队伍。
    如今,大宗茶机采已在全国茶区推广应用,使采茶工效提高13.4倍、采茶成本降低了58.4%。但毛祖法并没有满足于现状,针对当前浙江省名优茶产值在浙江省茶叶总产值中已占到90%和名优茶“采难”的问题,他又提出了名优茶机采的课题,“这个课题已经被省科技厅、农业厅列为了重大科技项目,开始与中茶所等单位联合开展攻关研究了。”说到这里,毛祖法满脸都是自信。

    改良品种使无性系良种化率达68%
    事实上,作为浙江省农业厅原经作局的领导,毛祖法更多地还是考虑如何保障浙江省茶产业健康稳定地持续发展。他认为浙江省的茶叶应该从基地、加工、产品、市场、品牌及主体提升入手,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而这其中,就不得不说说毛祖法大力倡导推广的茶树无性系良种化,“茶树品种改良,能够为浙江省茶产业实现标准化、机械化和提质增效打下扎实基础。”毛祖法是这么认为的,同时也是一直这么努力地实践着。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浙江省就确定了“迎霜”、“龙井43”、“乌牛早”等11个良种为省重点推广品种,组织新建了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开发了无性系良种茶园、老茶园换种改植和茶树嫁接换种等新技术,到2012年,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已达186万亩,无性系良种化率达到68%。
    其实,不光光在茶产业技术推广研究上毛祖法是一把好手,在茶产业品牌建设、市场开发、精深加工、文化促进等领域,毛祖法同样不遗余力。近年来,在毛祖法的努力下,浙江省已形成了以龙井茶和省十大名茶为骨干、“一县一品”为重点、企业商标为基础的“浙江绿茶”品牌体系。同时,一年一度的浙江绿茶博览会和地方系列茶叶节会,也极大地提高了浙江省绿茶的知名度。“今后,我们还将加大国际市场推广力度,珠茶、眉茶、蒸青茶等大宗出口绿茶要从贴牌出口改成自主品牌出口,相信浙江省绿茶在国际市场上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前景!”毛祖法的眼光再一次望向了远方。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