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外求购 世界品牌 低农残茶叶
茶叶资讯 商务服务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123知道 会员中心
中茶协: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下)
2016-03-14        来源:>茶周刊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为指导,同步实施推动党中央、国务院所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措施和行动计划,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加快茶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茶叶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十三五”期间,确保茶叶产业发展,要顺应现代化农业规律、如期发挥农业生产作用。更加注重质量效应、综合竞争力、科技创新,坚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推进茶叶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主线;坚持扩大开放,合作共赢;坚持着力重点,扶强龙头,辐射带动;坚持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注重品质;坚持注重大营销、树立大品牌、开拓大市场;坚持市场主导,着力打造品牌,发挥资源优势,拓展优化产品结构,创新营销渠道和营销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继续做优做强;坚持效益优先,促进茶农增收、企业增效。

 

  (三)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载体,以政府为保障,以行业为支撑,科学谋划、创新机制、整合资源、补齐短板,提高产业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领域,促进生产要素更多向有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集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拓展茶叶产业发展新空间;政府简政放权、企业清除过剩产能、社会为企业降低成本,给企业松绑,给企业减负,激发微观经济活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增加行业和社会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加强政策制度协调性,为产业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四)发展目标

  到2020年底,全国茶园总面积控制在320万公顷以内,无性系良种覆盖率达到75%,生态有机茶园建设力争上升3-5个百分点;茶叶总产量控制在300万吨以内,其中名优茶产量保持在120-150万吨;茶叶农业产值达到2000-2200亿元,经济总量争取突破5000亿元大关。通过连续五年发展,力争产业布局规划更加合理,资源优势发挥明显,基础建设得到提高,茶叶安全质量不断提升,产品结构更加优化完善,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产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和基本生产条件得到大力改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全面提升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减轻因劳动力不足所带来的压力。继续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电子商务体系和有效的产业支持保护体系,把中国茶叶产业发展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四、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重点

 

  (一)强化基础建设,提升产业优势

  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升品质、提高效益”为原则,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合作社(茶农)三方的联动作用,积极推行“公司+初制加工厂(所)+基地+合作社+茶农”的经营模式,健全完善投入分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之路。

  1、持续推进生态有机茶园建设。以企业为载体,鼓励引导企业与农户在现有基地茶园上合作建设,最大限度的降低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成本,加强对茶园的整体规划建设,通过增加套种植被,配套灭虫灯、生物激素等病虫害防治设备,推进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打造绿色生态茶产业。

  2、继续提升茶树良种化普及和新品选育。从源头布局产品差异化发展,以能同时兼顾地域特性与产品创新弹性、契合原产地茶叶生产工艺、适宜产地气候条件的特色良种作为茶园扩张与良种化改造的首选。同时,加强新品种推广工作,健全配套良种繁育体系,加快良种茶苗繁育速度,确保茶园管理建设,满足茶叶发展的需要。

  3、提高茶园机械化生产水平。以企业、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加快以茶园机械采摘和机械修剪为主的科技推广应用工作,提升茶园机械化生产水平,大幅降低茶园管理、采摘成本,有效解决“采茶难”、“管理难”问题,显著提高茶园效益。

  4、着力打造茶叶专业乡镇,推进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建立可控原料基地。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全国重点产茶县范围内,重点打造一批茶叶专业乡镇。鼓励支持企业与茶农共同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规模化经营的现代茶业发展模式和稳定可控的原料基地。

 

  (二)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发展

  以提升龙头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按照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加强监管、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培育产业集群。

  1、构建有龙头、有骨干、有集群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布局茶叶加工企业,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严格市场准入门槛,取缔不具备生产加工条件,管理粗放、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易造成资源浪费的加工企业,鼓励国内大型茶叶企业投资建设规模化茶叶加工厂,力争现有茶叶初制厂与茶叶精深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联营、合作、监管关系,全面实行茶叶生产许可证(SC)管理。

  2、加大扶持力度,为龙头企业崛起创造条件。据实确立各级龙头企业扶持标准和条件,选取有基础的企业,整合资源集中配置,扶持企业做强做大。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政府、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单位抽调精通企业经营管理的骨干人员,组成龙头企业培育工作组进驻企业,帮扶企业发展。

  3、重视茶叶初制加工厂建设,抓实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原料基础。鼓励龙头企业打破区域界限,跨区域经营,推行“公司+初制厂(所)+基地+茶农”的经营模式,采取联营、承包、租赁、购买、新建等方式,建立企业稳定的、可控的原料基地和初制加工厂,确保企业有稳定优质的原料来源。

  4、积极引入大企业、大公司,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产业发展。按照市场化原则,以企业为主体,鼓励支持大企业以收购、兼并、整合等方式,促进企业做强做大;进一步扩大开放,引入合作,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公司,通过控股、参股、新建等形式合作开发,建立产业集群,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合作企业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和市场流通渠道,借力发展,实现基地和市场扩张,实现产业做大做强。同时,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推进茶叶深加工,加大茶叶综合利用,将产业链延伸到食品、医药、保健、化工等领域,增加附加值。

 

  (三)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业效益

  构建以政府和行业组织为支撑,规模企业为主导,认证机构做补充的区域茶叶品牌孵化单元,合力打造以区域公共品牌为基础结构、企业自主品牌进行有效填充的产业品牌综合体系。

  1、重点支持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牢固树立质量兴茶、品牌兴业的理念。鼓励支持企业注重品牌策划,重视品牌打造,重视品牌宣传,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2、着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规范区域品牌的制定、准入、使用、管理,建立健全品牌保护机制和体系,以之为纽带整合相关产业资源,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合力,深化品牌形象建设,强化品牌宣传力度,推进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协同发展,提升产业整体效益。

  3、不断强化品牌营销理念。通过多种平台和方式进行品牌宣传推介,强力打造国茶品牌形象,扩大品牌影响力,有效整合区域茶业资源,发展形成更为强大的茶叶经济综合体,获得更高的宣传平台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促成产业集聚,提升茶叶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创新营销模式,拓展市场空间

  创新茶叶产品的流通方式,强化现代市场营销理念,拓建茶叶商品流通渠道,健全产品销售网络。

  1、推动茶叶区域交易市场转型升级。调控茶叶交易市场建设发展步伐和方式,根据产品区域市场流通的实际需要,推动建立设施齐备、交通便利、服务完善的区域性茶叶交易市场,促进产销结合,完善茶叶物流体系,保障交易市场的服务质量,逐步实现茶业信息流、物流、服务体系的现代化,打造多个现代化的区域性茶叶交易集散中心。

  2、整合产业资源,形成区域合力,通过丰富的营销手段重点提升茶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为主导,组织公共品牌或企业扩大自主宣传,重点结合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举办的茶事活动(如茶叶展会、茶叶博览会、茶叶产品评选推介活动等),依托新闻媒介,将品牌茶叶推进国内外市场,搭乘我国“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平台,顺应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在国内外开展大范围、高水平、深层次的区域合作,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展示我国茶叶产业形象、进行品牌营销、推介主导名茶,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

  3、创新销售体系,构建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茶叶企业的立足之本。除了实体连锁专卖、特约经销等传统营销模式外,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移动互联网营销是现时最流行的营销方式,并有进一步深化,逐步成为常规化营销渠道的强劲趋势。茶叶企业亦应该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茶叶信息平台和移动营销网络,通过购物网站、微博、微信等电商平台对茶叶进行宣传,扩大销路,形成新的销售渠道,促进茶叶消费。通过对茶叶企业、茶叶合作社的综合培训,教授茶叶电子商务运营技术与经验,加大茶叶电子商务普及度;鼓励企业更多的参与到各类电商促销活动中,借助电子商务市场热度为茶叶品牌加温。同时加强茶叶电子商务的规范与管理,加强对各企业、合作社尤其是小农户的电商销售,对地域名茶的网络销售实行认证制度,统一分级、统一标识、统一定价制度,维护茶叶产品的网络形象。

  4、探索跨界合作,拓展产品销售渠道。茶企应积极尝试探索跨业态跨领域商贸合作,共享销售渠道资源,进行跨界宣传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市场。

 

  (五)加强科技创新,完善标准体系,确保质量安全

  “十三五”期间,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重在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标准体系为引导,通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茶资源“跨界开发”力度,跨界产品的产业化力度,实现茶资源的高值利用,延伸扩展茶叶产业链,推动产业倍增式发展,实现我国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的跨越。

  1、把握战略机遇,增加科技创新立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重点之一便是科技创新合作。对此,国家教育部已向全国各高校及科研机构征集重大科技创新合作设想和项目建议,深入分析各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需求,并在“十三五”期间进行启动和实施。同时,国家发改委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根据《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确定的标准化工作任务,《行动计划》着力在十个方面开展工作。其中,《行动计划》明确强调要聚焦沿线国家共同的重点关切,在茶叶等传统产业领域及特色农产品领域,推动共同制定国际标准,逐步开展东盟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茶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载体,《行动计划》的实施将有力的提升我国茶产业的国际化水平,深化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茶产业各领域的双多边合作和互联互通,推动我国茶叶标准走出去,提高我国在国际茶叶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

  2、不断完善茶叶标准体系。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标准化在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外交外贸等方面已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5 3 月,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因此,全国茶叶主产区域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强标准化工作理念,紧跟国家标准化工作前进步伐,发挥其引导作用,促使企业作为实施主体推动茶叶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强知识、技术、信息在产业链上的传递和扩散。

 

  3、提升茶叶食品安全意识,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自2015 10 1 日起,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新法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茶叶源头质量安全监管,依法组织开展质量安全检查、检测。行业协会应加强质量安全普及宣传,倡导行业自律,有效保障质量,提升效益;组织相关机构单位开展行业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及时研究防控治理对策;积极配合各级食药监部门进行产品和市场流通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同时,在茶叶主产区县、重点原料供应基地、交易市场、企业应逐步建立“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的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另外,不断健全茶叶质量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包括茶园建设标准化、茶园管理标准化、加工车间标准化和制作工艺标准化等,保障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

  4、以市场为导向,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领域,拓展产业新空间。以市场为导向,密切关注市场变化趋势,根据消费热点,适时调整发展思路,丰富茶叶产品种类,提升产品的市场拓展能力。推动企业逐步实现由初级产品加工销售向精深加工的转变拓展,根据茶叶产品需求变化, 开发方便、经济、保健型的茶类新产品, 如袋泡茶、速溶茶、茶饮料等,并向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日用化工等行业进行渗透,从茶副产品中的茶籽、茶末中提取茶油、茶多酚、茶色素等,深入研发茶叶中植物功能保健产品生产线,形成多元化、系列化、品牌化的精深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市场化流通。

 

  (六)拓展国际市场,促进提质增效

  国际茶叶市场空间广阔、消费潜力巨大。尽管我国茶叶出口瓶颈在短时期内尚无法有效突破,但国际市场依然是“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

  1、积极支持各级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龙头企业在国外建立合资企业、再加工企业、销售网点等,鼓励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特色产品和现代经营理念的中小型茶叶企业走出国门,打造出口企业集群。

  2、鼓励出口企业加大品牌茶、名优特种茶、深加工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鼓励出口企业打造自有出口品牌,提高中国茶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出口企业经济效益。

  3、继续实行出口退税政策,提高退税比例,缩短退税时长,保障出口企业资金流转。

  4、政府和行业协会定期组织国内企业参加国际性茶叶交易会、展览会等活动,拓展企业视野,增加对外交流和商贸合作机会。

 

  五、保障措施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利完成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目标,全行业和各级地方政府需要正确把握形势,提供有效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领导

  1、加强政府领导,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全国茶叶主产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把推动茶叶产业发展作为常态工作,定期研究、据实调整、常抓不懈。

  2、推动行业组织建设。加强茶叶行业组织建设,支持和完善茶叶行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行业组织职能,发挥协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和优势,鼓励行业组织向政府购买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完善政策资金配套

  1、进一步深化结构调整,整合资源,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在实施均衡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及时微调预调货币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提高货币政策的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进一步整合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水利、交通、科技等相关政策,支持茶叶产业发展。加大投入,为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在基地建设、企业培育、品牌打造、市场开拓、责任目标考核等关键环节上给予政策扶持,切实推动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带动社会投资;适当扩大公共投资,拉动投资和消费;挖掘消费增长潜力,促进消费平稳增长;完善政策体系,有效地化解产能过剩等。

  2. 拓宽渠道,为企业提供融资保障。充分运用现代融资工具和手段,开发金融资源,拓展融资渠道,创新方式,简化手续,畅通库存产品质押、合同订单质押、林权证质押担保的融资渠道,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积极探索组建茶企融资贷款担保公司,为小微型茶叶企业融资贷款提供担保;继续推进“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减轻企业税负并促进企业转型,实现结构性减税;落实茶叶作为农产品加工方面的税费减免,大力支持企业发展。

  (三)强化科技支撑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产业推广,改造茶叶生产加工科技水平,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推进现代茶叶产业建设。

  1、继续加大实用性技术普及推广。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茶叶科研和技术推广实力,继续加大茶树栽培、种质资源、茶园管理等实用性技术的行业普及推广,为持续打造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2、借助科技手段,推进科技交流合作。鼓励校企、院企合作,加大现代科技推广应用,开展课题合作研究,促进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提升科技竞争力。

  3、强化科技培训创新,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增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拓展经营思路。加强培育茶叶经纪人队伍,充分结合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培训、再就业培训等政策,积极开展茶艺师、评茶员、茶叶加工工、茶园工等专项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茶叶营销队伍专业素质,提高茶叶生产销售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推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增强产业自我发展能力。同时,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建立茶业科技创新机构,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研发,提升科技竞争力。发挥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办学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强化师资,培养茶叶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结合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扩大培训范围,优化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方向,提升职业技能办学层次和水平;力争让茶叶工作人员均能持证上岗,让外出务工人员有一技之长。

 

  (四)发挥文化助力

  文化对于提升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产业效益具有强大推动力。我国茶叶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茶叶文化资源,通过对茶文化因子的开发利用,促进茶叶旅游、茶馆业、茶艺等行业的发展,可引导行业向第三产业纵深发展,加大服务业对茶叶产业的贡献力度。

  1、实施茶文化推进工程。树立文化提升价值的理念,重视茶文化的挖掘和研究,打造内涵丰富、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茶叶文化、产地文化、产品文化、品牌文化、企业文化和消费文化,不断提升茶文化的竞争力和渗透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持。

  2、推动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带动产业发展。深入发掘其茶叶特色农业旅游资源,并与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相结合,将茶文化与茶叶的种植、加工、营销、品饮等各环节紧密联合起来,如开展茶叶采摘体验、茶叶加工体验等等活动,促进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共同发展,取得生态、旅游、经济三重效益,促进茶叶文化与经济互促互进,带动产业发展。

  3、营造氛围,加大茶文化宣传。充分借助广播、电视、新闻、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宣传优势,围绕多元化茶文化主题,加大宣传,营造浓郁茶文化氛围。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