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沿着丝绸之路穿越阿拉伯世界,来到享有“北非花园”美称的摩洛哥。摩洛哥人的饮茶史距今已有300多年,这里的饮茶之风已经超越了茶叶的故乡中国,而且更加讲究排场,应该说喝茶已经成为摩洛哥人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与中国绿茶结下不解之缘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部地区,气候终年干燥炎热,又由于摩洛哥属伊斯兰国家,当地人都不饮酒,所以便选择了茶这种既能提神醒脑,又可消暑解渴的饮料作为日常饮品。茶对于摩洛哥人的重要性仅次于吃饭。
摩洛哥是世界上进口绿茶最多的国家,2000万人口一年要消耗掉2.4万吨的茶叶。在摩洛哥,大部分家庭的收入都用于饮茶,可见茶在摩洛哥人生活中的地位。所以摩洛哥人常常说自己身体的一半是绿茶。说来有趣,摩洛哥盛行饮茶之道,却并不产茶,全国每年消费的茶叶都依靠进口,95%来自遥远的中国。中国绿茶与每一个摩洛哥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茶叶已经成为中国和摩洛哥之间的友好使者。
最好的解压方式
如同中国有茶艺,摩洛哥人喝茶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因为很讲究卫生,所以在喝茶之前,必须先用沸水迅速冲洗茶叶,这道程序的目的是洗去茶叶表面的苦味和灰尘;然后将洗干净的茶叶放入茶壶里,并将洗好擦干的薄荷叶叠好放进茶壶,上面压一大块糖,然后再放到炉子上加热几分钟之后放回银托盘里,晃动茶壶,让薄荷的香气和茶的滋味充分融合。倒茶给客人,一般倒到杯子的一半满。
这里的人喜欢喝甜茶,一般一壶水中要放8-10块方糖才行。而且,最正宗的摩洛哥薄荷茶是不放方糖的,而是放摩洛哥当地的糖。这种糖块的形状如同一支雪茄,上端细下端粗,一块大概有2公斤重。泡茶之前,妇女们用一个小锤子把巨大的糖块敲碎,装入糖罐里。我们认为,只有这样的糖,才能做出最好的摩洛哥茶。
由于摩洛哥终年炎热,所以摩洛哥人总会在茶壶中放一大片薄荷叶,还可以起到消暑的作用。最后盖上茶壶,静待几分钟后,便可饮用。冲泡第二、第三次时,注意补充茶叶和糖。一壶茶通常可以冲泡三次,嗜甜的摩洛哥人需要茶叶与白糖的比例通常为1:10。
现在摩洛哥的年轻人会喝咖啡等饮料,但是年岁稍长一些的摩洛哥人早餐就是一两片面包和茶。他们用面包蘸点蜂蜜和橄榄油,然后喝上一杯茶,新的一天就开始了。现在在工作疲倦的时候,最好的解压方式就是喝茶。
最具特色的国宾礼品
摩洛哥的茶壶很奇特,一般的茶壶外表由铜浇铸而成,壶内镀上一层银,壶嘴很长,类似老北京功夫茶馆中的茶壶。茶杯雕刻着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花纹,非常精致。传统设计的镀银青铜茶壶和托盘,是摩洛哥人饮用传统的薄荷茶时常常使用的茶具。节日或任何一个亲朋好友相聚的场合,这样一套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茶具一定可以为聚会增添不少魅力。摩洛哥茶具,更是珍贵著名的艺术品。摩洛哥国王和政府赠送来访国宾的礼品,一为茶具,二为地毯,都属于驰名中外的物件,一套讲究的摩洛哥茶具重达100千克。
在摩洛哥,喝茶通常都在白色的屋舍中进行。一群人席地而坐,专注地看着摩洛哥长者泡上一壶香香的薄荷茶,烧水、斟酌茶叶的多寡,通常在倒水时要把银制摩洛哥壶举得很高,边看边听水以优美的弧度与旋律落入杯中,之后再加上大量的糖,整个泡薄荷茶的专注过程讲究得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市井茶棚的别样风情
繁忙热闹的阿拉伯市场梦地那,窄小的街道上,摩肩接踵的人群之中,随时可见手托锡盘、脚步匆匆的小童从你身旁走过。盘中放着一只锡壶,两只玻璃杯。这是茶坊或商店的小伙计前往各处送茶或从家中取茶为老板饮用的。流动的旧货市场上,茶棚就是最热闹的地方。炉火熊熊,大壶里沸水“突突”作响,茶店老板伸手从身边的麻袋里抓一把茶叶,又用榔头从另一个麻袋里砸出一块冰糖,再揪上一把新鲜的薄荷叶,一起放进锡壶中,对上滚开的水,再放在火上煮。两遍水滚之后,一壶清新香甜的茶便递到了小桌旁待茶的人们面前。在摩洛哥的特色茶馆中,里面放着一张张的圆桌,饮茶的人人手一把茶壶、一个茶杯,悠闲地坐在那里——慢慢地喝着,听着音乐,看着电视,很是悠闲。商报记者 马嘉会/文 CFP/图
编辑手记
“摩洛哥”在阿拉伯文中为“遥远西方”之意。很多人知道摩洛哥,都是因为那部不朽的《卡萨布兰卡》,随手找出一直保存的三毛游记《撒哈拉的故事》,发现描写的都是沙漠里的人与事、情与爱,字里行间镶嵌着西方人的东方主义话语:神秘、浪漫、狭隘、狡黠。而说到摩洛哥的饮茶之道则不得不感慨摩洛哥人对茶叶的爱好,可真是情有独钟啊!摩洛哥人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宗教严禁喝酒,因此崇尚饮茶,一般每天至少喝三次茶,多的要十多次。他们喜欢茶味的浓醇和茶叶在唇齿间那极富收敛性的口感,摩洛哥茶清香、极其的浓酽并且极甜,加上鲜薄荷的清凉,茶一入口暑气全消,极能提神。薄荷香味的清茶被摩洛哥人看做是招待来客的最高礼节。薄荷清茶在摩洛哥全国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无论是沙漠中的绿洲还是海边小镇,雪山餐馆还是城市街角,只要你留心,都可以看见它翠绿的身影,闻见它迷人的清香。摩洛哥风景如画,在这样背景的映衬下,来两杯翠绿的摩洛哥薄荷茶,眼前的风景立时变得更加立体,成为感官体验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