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今年大运河申遗成功的步伐,中国又一处文化线路遗产茶马古道加快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
茶马古道是世界上地势最高、地理形态最为复杂的民间国际商业要道。它和大运河、丝绸之路都是中国久负盛名的文化商旅线路。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茶文化产业研究室主任、中国茶马古道研究中心理事蒋文中博士称,中国通过茶马古道将茶叶等商品运往众多国家,一路播撒文明、传播和平,也繁荣了沿途各国的商贸活动和经济。
2003年,当在摄影器材代理领域做得风生水起的黄秉忠来到云南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惠民乡的景迈山时,这里还是一片相当原生态的山林。山路崎岖,许多地段只能步行。他和同行者在高大的古茶树林中穿行,为这里已有千年历史的自然生长的万亩古茶园惊叹。10多年过去,当地的景观已经大不相同,更加便捷的交通线路或建成或规划,古茶园建成了自然保护区,设立了古茶园保护所。生态旅游、民俗风情旅游逐步开展起来。商人、游人纷至沓来,原本宁静的村寨,越来越热闹喧嚣。
黄秉忠告诉记者,景迈山的古茶树主要属于中小叶种野放茶,古茶树分布范围约2.8万亩,其中成林成片的采摘面积超过了1万亩,主要涵盖了景迈村和芒景村寨,是云南省现今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古茶园。景迈村是傣族村,芒景村是布朗族村。古茶园是当地布朗族、傣族先民所驯化和栽培,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
如今的黄秉忠,经常在景迈和广州之间穿梭。2005年,第一批景迈山古茶运到了思普古茶厂。十年来,他亲眼见证了景迈山古茶的“步步高”:2004年毛茶38元一公斤,2005年70元一公斤,2006年160元一公斤……茶价的变化体现的是外部市场的波动,但在茶山中,生活和千百年来茶马古道上的平常人的生活并无二致:清早起床采茶,中午杀青晒茶,下午5点左右晒干称毛茶装袋,晚上在空气清新、没有污染的山间喝上一道粗制的新茶,一天就过去了。
景迈山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历史遗迹,早在傣历600年前就出现了茶叶交易市场。明代以来,这里的茶叶就是孟连土司的贡品和“普洱茶”的产地之一。茶叶一部分运至普洱加工成普洱茶,一部分由茶商经缅甸、泰国销往东南亚各国。1950年,芒景布朗族末代头人苏里亚赴京参加国庆观礼时,就曾将古茶园中采摘的“小雀嘴尖茶”亲手送给毛泽东主席。
今年已经81岁的歪垦老人精神矍铄,皮肤光洁,仍旧可以摆弄采茶、种地等农活。黄秉忠说,这得益于她多年的饮茶,以及优良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很多人称她是“布朗族最后一代皇妃”,有些道理,但并不完全准确。这位在芒景土生土长的老人,在18岁那年嫁给了苏里亚的弟弟。说是“皇族”可能更加准确些。黄秉忠他们每次来到芒景村,都要去拜访老人家。5岁时,歪垦就跟着母亲在父亲的古茶园里摘茶。她的儿子、孙子,都在本世纪初投身制茶业,悠久的家族传统,继续传承下去。
中国境内主要有三条干道
狭义的茶马古道指的是起于今天的云南、四川等传统茶叶产区,在传统的茶叶贸易中用马帮等载体运输茶叶到藏区和其他传统茶叶市场, 以换取藏区的皮毛等产品的交通运输线。除了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之外,它的范围还可进一步延伸到青海、甘肃等省区。广义的茶马古道是以云南、四川为中心的中国西南云南、四川、西藏、湖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及其与毗邻的甘肃、陕西、宁夏省区和缅甸、印度、老挝等东南亚、南亚国家之间的传统交通运输线路。经茶马古道运出的茶,甚至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就地理范围而言,它不仅覆盖了历史上的“蜀身毒道”、“五尺道”、“进桑彝冷道”、“永昌道”、“藏彝走廊”等,还包括了之前学者们提出的“西南丝绸之路”和“草原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茶马古道作为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和贸易廊道,并非只有一条道路,而是一个地跨滇、川、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甚至远达欧洲的庞大交通网络。
虽然对于茶马古道涉及的不少问题,如其初起时间、具体线路以及与“西南丝绸之路”的关系等,在学术界仍有争论,而“申遗”的文本也需要进一步的精细化,但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下,在旅游开发持续升温的背景中,茶马古道的现实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商贸线路。
仅从较小的范围来说,一般认为,茶马古道在中国境内的主干道主要有三条。这三条干线都不是单一路线,在连通藏区和周围地区的方向上, 还有其他若干与之平行或交叉的支线。
第一条:滇藏茶马古道(见图中深红色线路)。即以云南产茶区西双版纳和传统普洱茶集散地普洱为中心的路线,景迈山即位于这一路线上。走向大致是由云南南部通向西北部,即由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等普洱茶产地和集散中心,经大理、怒江、丽江、迪庆等地到西藏, 再经帮达、昌都、类乌齐、边坝、工布江达、墨竹工卡等地,最后到达拉萨,从拉萨出境后再进入尼泊尔、不丹、印度、阿富汗等国家和地区。
第二条:川藏茶马古道(见图中红色线路)。以四川茶叶产地雅安为中心,从雅安出发,经康定、新都桥、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到西藏的昌都,与云南茶马古道相汇后,经过帮达、昌都、类乌齐、边坝、工布江达等地进入拉萨。
第三条:从青海西宁到西藏的唐蕃古道。从西宁出发,经过日月山、湟源区域, 到玛多、玉树、杂多、安多后, 与川藏茶马古道在那曲汇合, 从当雄进入拉萨。
亚洲最复杂古代商路文化遗产正不断消失
专家指出,茶马古道的文化遗迹,如集市、骡马店、桥梁、路段等物质遗产以及茶叶品种、种植、制作、贩售、传承等非物质遗产具有非凡文化价值,但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人为破坏、现代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大规模城乡建设等因素,这条文化线路遗产面临威胁,大量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以普洱市政府所在地思茅区为例,经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的一批学者的调查,就保存着斑鸠坡、竜竜、莱阳河、小干田、糯扎渡、白马山等古道的遗迹。除了斑鸠坡之外,其他的大多仍未开发。如小干田古道可通往普洱市的边境县城——江城,越南等地,位于小干田村的茶园台地山坡之上,周围茶园景致极佳;白马山古道为直接在澜沧江东岸石壁上凿成的近千级台阶,路面陡峭而狭窄,由于地处险势,路面受损极少,保存相当完好,上可观四周崇山峻岭,下可临脚底万丈深渊,眼前景致开阔、大气,非常壮观,由此渡过澜沧江,可通往邦崴古茶树、缅甸等地。但这些宝贵的遗迹并没有能够得到合理的规划和开发。
自1982 年国家公布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以来,仅在云南省,就有46个历史文化名城(镇、村、文化街区)位于茶马古道上,占全省60个历史文化名城(村、镇)的绝大多数。可见茶马古道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有研究者言:“随着现代化交通手段的日益发达,茶马古道已被214、317、318国道所代替,默默地沉寂于无声。然而在人们的心中永远有着一条可以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亚洲大陆历史上最为庞大和复杂的古代商路。”茶马古道最初是由人畜长期行走自然形成的。唐初,吐蕃南下,在中甸境内金沙江上架设铁桥,打通了滇藏往来的通道。宋代,“关陕尽失,无法交易”,茶马互市的主要市场转移到西南。元朝,大力开辟驿路、设置驿站。明朝继续加强驿道建设。清朝将西藏的邮驿机构改称“塘”,对塘站的管理更加严格细致。清末民初,茶商大增。抗日战争中后期,茶马古道成为大西南后方主要的国际商业通道。
|
关注订阅123茶网: |
搜索公众号:123茶网或者CHNtea123
温馨提示:长按微信号即可复制,然后点击通讯录->添加->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关注。